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民生>焦点话题 正文

义乌篾匠楼长流:鲜活技艺跃指间 竹编一梦六十载

发布时间: 2018-05-07 09:00:17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张静恬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中国义乌网5月7日讯(商报记者 张静恬)打来一盆水,把粗细各异的竹条聚拢,搬一条板凳,楼长流老人在家门口的小巷一坐就是一天,布满老茧的双手灵活地在竹丝间巧妙穿插,借势依形将脑中勾画的图案编织成一个个生动的竹编作品。对于许多老手艺人来说,对一件事物的喜爱能深入骨髓,其实很幸运。虽然长期埋头含胸,他的腰身已不再挺拔,但脸上的笑容却依旧自信而幸福。

  “十七八岁跟着师傅学手艺的时候,我的竹编梦是简单的吃饱穿暖;45岁扔下生意回归到自己所熟悉的一桌一凳,此时的竹编梦是鸡毛换糖再出发;如今我已经73岁了,关于竹编的梦想却一直没有停止。”千根竹丝编出幸福生活,年逾古稀,初心不改。老人没有读过什么书,正是透过一件件用心编织的作品,去告诉别人他心里的想法和眼中看世界的样子。

  用手传承竹编技艺

  楼长流是大陈镇溪后村人。村庄位于义北山区,四周有着丰富的竹资源,祖辈有很多人都曾以竹子谋生,老艺人编制的竹工艺品、农具、家具也是远近闻名。村里曾有竹编手艺人,从砍竹子,削竹条,到完成竹编产品全部一力承担,用勤劳双手为方圆十里的人们提供背篓、簸箕、菜篮等竹编产品,也为自己带来一份微薄的收入。

  在那个年代,衣食住行的每道“程序”中,几乎都有篾匠的影子:箩筐、簸箕、筛子、斗笠、躺椅、凉席……也正因如此,凭借过硬的竹编手艺,楼长流渐渐有了名气。回想当年,他笑称:“娶妻生子,养家糊口,一家人实实在在的生活,全靠它。”

  想要做出一件好的竹编作品,得先从挑竹子开始。楼长流说,身体健朗的时候,他常拿着一把篾刀,沿着乡村小路,来到一片竹林,挑选好一根竹子后,朝着根部用力砍下去。“新鲜的竹子,富有弹性和韧性,更容易编织”。

  只见他熟练地拿起锯子将竹子切割出一小段儿,一手扶着竹子,一手拿着篾刀用力砍,顺势下推,伴着“噼啪噼啪”声,竹节随刀而开。接着,他又将竹子劈出不同的篾片,再剔成细长而又轻薄的篾条,动作娴熟、刀法利落。“砍竹子是有讲究的,要留下10公分左右的竹茎,以保证它明年春天再度生长。”楼长流说,很多老手艺其实都讲究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敬畏自然,自然方能给手艺人一方天地。

  竹编日用品能在民间广为流传,材料易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传统竹编的实用性。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富含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竹编制品的造型要求也越来越多样,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楼长流说,虽然竹编的纹饰花样层出不穷,但在编织方法上归根结底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编织时,只需根据具体器物的大小,准备多少根篾条,起好头后,篾条在手中上下不停的穿插飞舞,图案便渐渐开始成形。

  几十年来,他用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不断编织,让这种传统老手艺保持生命力,如今虽然不需要他再做竹编养家,但竹编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那时候竹编日用品很少拿到集市上公开贩卖,老篾匠都是带着工具去村民家里做工,按天计费,每天一块两毛。”楼长流说,挨家逐户地上门修理“脚箩”、“畚斗”、“簸箕”、“匾”等竹制器具,或为东家添置一二新器,当时常常是这家刚做好,立马背上工具箱前往下一家。一辈子与竹子打交道的他,从来没想过舍弃这门老手艺。

  用心撒播非遗文化

  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后,便从事简单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所获的米粟和猎取的食物稍有剩余,为了不时之需,就把食物及饮水存放起来。这时候便就地取材,使用各种石斧、石刀等工具砍来植物的枝条编成篮、筐等器皿。在实践中,发现竹子开裂性强,富有弹性和韧性,而且能编易织,坚固耐用。于是,竹子便成了当时器皿编制的主要材料。

  在殷商时代,竹藤的编织纹样丰富起来。在陶的印纹上出现了方格纹、米字纹、回纹、波纹等纹饰。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竹的利用率得到扩大,竹子的编织逐步像工艺方面发展,竹编图案的装饰气味越来越浓,编织也日见精细。战国时期的楚国编织技法也已经十分发达,出土的竹制品有:竹席、竹帘、竹笥(即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等。秦汉时期的竹编沿袭了楚国的编织技艺。1980年在西安出土的“秦陵铜马车”底部铸有方格纹。据专家分析,这方格纹就是根据当时竹编席子编织的方格纹翻铸的。

  此外,竹编也被能工巧匠们制成小孩的玩具。灯节活动自唐代以来就在民间流传,至宋代已经十分流行。一些达官贵人往往会请制灯艺人创制精致的花灯。其中一种就是以竹篾扎骨,在外围糊上丝绸或彩纸。有的还用竹丝编织作为装饰。

  转型、创新、传承、发扬,这简单的四个词语便浓缩了一位竹编老艺人的奋斗故事。楼长流说,手工编织一对最基础的箩筐,他一个人制作需要40天时间才可以完成,编织工艺所需成本高、时间长,因此那些掌握此项技艺的人也不愿再从事这项工作,导致篾匠这一民间艺人正在渐渐消失。

  “我曾经有过几个徒弟,但都因生活所迫,转行做了其他工作,竹编于他们而言是很难再拾起了。”楼长流说,虽然有时候从他人口中听到徒弟们的现状会有些唏嘘,但想清楚了便会释然,“手艺人也需要生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去年因为一场民俗展示会,让楼长流与当时正在多方了解探访本地竹编老艺人的楂林小学校方结了缘。楼长流就像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突然登门,怀里抱着一个让人心心念念的竹编工艺品,叩响了艺术进校园的大门。再小的手艺,也有了自己的价值。

  每一年,大陈镇楂林小学都会举办校园竹文化节。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犁、耙、锄等古代农具,龙、凤、屏风、轿子等传统工艺品,篮、筐、箱、车等日常生活用品,飞机、枪、炮、坦克、船舰等军工产品,挂件、灯笼、花鸟虫鱼等现代创意工艺品……琳琅满目的竹制品在此亮相,这些作品都是由该校学生、老师及家长亲手制作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创意十足。

  演示现场,学生们挥舞篾刀,劈片削条,编织作品,运用雕、刻、编、绘、粘、磨等多种手艺,不一会儿,精美的竹手镯、挂饰、玫瑰花等作品就一一呈现出来。娴熟的技艺让旁观者啧啧称奇,也让竹艺指导师楼长流深感欣慰。他站在一旁笑呵呵地说:“后继有人啰!学校不仅给了我发挥余热的平台,更是让传统竹艺得以传承。”

  “每周去学校给孩子们上一堂竹编课,教他们怎么编竹条、怎么上色,多教一个孩子,也给了这门手艺更多的传承希望。”讲起自己的坚守,这位年逾七旬的老人依旧憧憬。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