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民生>焦点话题 正文

丁雄斌和他的宣德炉:潜心寻炉 遍走天下只为找一好炉

发布时间: 2017-12-04 10:21:04 来源: 中国义乌网·义乌商报 作者: 商报记者 张静恬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多年来,宣德炉对于丁雄斌来说已如老友一般

  中国义乌网12月4日讯(商报记者 张静恬)拉开明净的橱窗,目之所及,宣德炉的器形由阴柔纤巧向古拙旷达一字排开。手捧一炉,铜光闪闪,抚之腻而如肤脂;轻轻一弹,声响清脆,长韵悠悠。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古人有云“文房诸器,宣炉为首”,可见其风行百年的盛景。一盏清茶,一缕香烟,娓娓而谈中,丁雄斌说起了他二十多年的藏炉始末。

  初识铜炉,炉中乾坤令人神往

  “历史并不仅仅只有电视、书本上的只言片语,有时候收藏是一次对历史的再认知、再回顾,小小的精美器物上承载的历史,系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审美、工业以及文化。”丁雄斌说,文物收藏其实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需要深厚的历史文化功底作铺垫,孤注一掷的碰运气也大多存在于戏说之中。

  “你看这只气宇轩昂、造型大气的狮耳炉,炉以精铜制,平口、短直颈、圈足,两侧铸对称狮首,其貌狰狞威武,额头隆起,双眉宽厚,张口露齿,毛发细密卷曲,层次分明有序,是古时将军所用,置厅堂书房内,焚香于内,造型典雅稳重。”丁雄斌说,单单是狮耳炉的狮首造型,就有不同种类,有的面长,有的眼宽,代表了不同身份的使用者。

  这些年来,他的“德云雅集”店铺是炉友们经常聚会、相互鉴赏藏品的场所。即便炉友空手而来,店内橱柜上展示的各种宣德炉也能够让大家饱一饱眼福。冲天耳炉、蚰龙炉、鬲式炉、索耳炉……甫一落座,古朴雅致的气息扑面而来。

  “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相比周边的人还算不错。外婆原本是佛堂那边大户人家的女儿,因此有机会可以接触到一些祖传下来的老东西,如花瓶、玉石等,尤其是我出生成长在双林古刹旁,礼佛氛围浓郁,看得多了,对铜香炉也就有了兴趣。”丁雄斌介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能够赚钱了,便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各种铜香炉。

  “一开始是对文物感兴趣,瓷器、字画等都是和宣德炉一齐收藏的,后来随着了解深入,宣德炉的器形和文化价值越来越让我沉迷,我就沉醉在炉子里不能自拔了。”因为起步较早,当时关注宣德炉的收藏者并不多,丁雄斌从周边县市时不时能收到一些宣德炉,价格在百八十元不等。

  “那时候收到的精品香炉很少,但好在几乎没有假冒或仿冒的。如何判断、确定一件炉的历史,才是大难题。”丁雄斌介绍,当时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专业书刊可供查阅,身边也没有人藏炉,没办法和他人交流,所以,和铜香炉有关的任何知识都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印证。

  “其间也有因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导致错失珍品的遗憾之事发生。”丁雄斌说,明清两朝留存下来的定制诗文款、私家款的好炉少之又少,明确纪年的本朝年号款铜炉更为罕见,有些好炉至今仍然深深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丁雄斌坦言,刚开始收藏铜香炉的那段时间,有时候会感觉非常孤独。一些认识的人,因为对他的收藏行为不理解,还会经常“打击”他,说些类似“这后生不想着存钱买房,只知道乱花钱”的话语。但当关起门来,丁雄斌独自把玩着一件件制作精美的铜香炉时,心里总会有一种满足感。

  潜心寻炉,遍走天下只为找一好炉

  中国的焚香习俗起源很早。甲骨文记载,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就经常以焚烧香柴的形式主持祭天。到了汉唐的时候,佛教传入,焚香又被赋予礼佛、修身的新涵义。宋代开始,焚香成为文人们的倾心雅事,是所谓“品香、斗茶、挂画、插花”的文人四艺之一。焚香传统流传到明清时期,更成为寻常人家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燃一炉香,或敬神,或祭祖,或求室内空气馨香、神清气爽,至今还是重视传统的人家常见的生活方式。

  从汉代的博山炉,到唐代的金银多足香炉,再到宋代各大窑口的瓷炉,终于在明代宣德年间,由宣宗皇帝主持,创铸了被后世称为“诸炉之冠”的宣德炉。此后的人都追慕宣德炉造型之优美,材质之精纯,工艺之考究,说它是艺术性和实用性完美结合。

  据称,明代宣宗皇帝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责令工匠参照定、汝、官、哥、均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等史籍,利用进贡的一批铜料制造香炉。因为材料搭配和制作工艺独特,铸出的铜香炉色泽晶莹、温润,开创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宣德炉几乎成了铜香炉的通称。

  “宣德炉的造型可谓浑然天成,炉身的线条柔和地表达出丰富的细节,整体看去,沉稳大气且不失精致柔美。可惜的是,因为朝代更迭、战争等历史原因,能够流传下来的宣德炉已经寥寥无几。由此,一些后世仿制的铜炉,尤其是官仿官的铜香炉,成为多数炉友追求的目标。”

  丁雄斌介绍,像明代后期和清代康、雍、乾时期铸造的精品铜香炉,也极具收藏价值。宣德炉本身是数量极少的宫廷制品,流落到民间的极少,流传至今的真品更是一“炉”难求。如今大家口中所说的宣德炉,并不是铸造年份上的概念,而是特指明清两朝所铸造的一系列铜香炉。20年前,一只铜香炉的价格还在百元以内,后逐渐涨到千元、万元。如今,品相相对较好的宣德炉动辄数十万元,而精品更是有价无市。

  二十多年来,丁雄斌几乎走遍了全国各地,所到之处有乡村集市的地摊,有大城市里的古玩商店。他说,其间,虽有受骗上当的灰心、长途奔波的疲惫,但更多的是收获之余的惊喜和激动。丁雄斌说,收藏的道路上其实并没有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难得的是坚守和寻觅。

  玩炉久了,丁雄斌在圈子里的名声也愈传愈广。“不敢说朋友遍天下,但在国内炉友群中,这些年来的确交到了很多好朋友。”丁雄斌介绍。为了让外地炉友能了解义乌,也为了让本地炉友能接触到国内一流的藏炉大家,2016年10月16日,在丁雄斌牵头下,第九届全国炉友会在义乌举办,这也是全国炉友大会首次在一个县级市召开。当时,来自全国各地香炉收藏界的收藏家、收藏爱好者近400人参加了大会。

  爱炉、藏炉的这么些年,与宣德炉日夜相对,使得丁雄斌与宣德炉之间“积累”起了深厚的感情。“‘每斤得其精者才四两耳’,宣德炉在明代时已极为珍贵,市面的货源大部分来自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哀壕之乱时平乱将士在江西南昌宁王府的掠夺物。至明末李自成的大量销毁,宣德炉又突然大量消失,‘百无一存,存者亦多损缺’”。对文化的肆意破坏,让他最为痛心。

  丁雄斌说,收藏宣德炉到现在,浮华褪尽,现在更多的想法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有限力量,将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传承并发扬光大。“世事有过现,希望‘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的缥缈之景永无变迁。”

  
编辑: 楼菲莉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