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民生>民生热点 正文

义乌楂林小学 两年培养近百名小学生“竹艺大师”

发布时间: 2017-03-21 15:10:14 来源: 金华新闻网 作者: 王志坚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这是我做的竹飞机,做得还行不?”在义乌市楂林小学上周五举行的首届校园竹艺文化节上,501班的金同学开心地向记者展示了他制作的竹飞机。他说,自学校开设竹艺课程以来,他已学会用竹子制作近20种军事武器模型。“我最喜欢做飞机和军舰了,虽然制作难度比较大。”

  在另一个展台,502班的李诚拉对其精心制作的《状元泉》作品充满了自信。“我这个作品是根据一个故事来设计的,作品名称很形象吧,这个大桶就是一口古井,而上面活动的小桶就可以伸到井里取水,我在电视剧里看到过这样取水。”

  师生同台展竹艺

  专家现场评价打分

  楂林小学首届校园竹艺文化节上展出的数百件竹艺作品中,有一部分是老师制作的。

  在展区的入口处,杨凯老师的《竹鹤》意境悠远,极具创意;朱晓娟老师的竹制锅盖小巧玲珑,别具特色;丁国钦老师的《鸡极向上》是通过竹子不同层面的颜色对比形成图案,简单而有趣。

  “本来准备是全部展示学生作品的,后来,有些老师和家长闻讯也要来参赛,所以作品内容就更丰富了,竹艺节的作品档次也提高了。”校长丁国钦说,该校首届校园竹艺文化节上展出的数百件作品,全是该校师生及部分学生家长近两年创作的“精品力作”。“你看,学生制作的这一只只螳螂、螃蟹栩栩如生,一幢幢房子展现出了孩子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可以说,每件作品都倾注了制作者的一番心血啊。”

  琳琅满目的作品都来自生活,但又各有创意,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把竹子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让孩子们开心地是,学校还专门组织了一个作品评审团,邀请当地知名竹艺师傅、义乌市美术教研员等,根据作品的工艺和创意两方面分别对师生作品进行了评价、打分。

  “没想到这里的学生这么能干,很多学生做的作品已经可以跟竹艺大师的作品媲美了。”竹艺大师蒋土良看了该校师生的作品后,不由称赞说,义乌的竹艺工艺后继有人了,他为此深感欣慰。

  传承竹编技艺

  弘扬义乌竹文化

  据了解,楂林地处义北山区,有着丰富的竹资源,祖辈有很多艺人都曾以竹子谋生。老艺人编制的竹工艺品、农具、家具也是远近闻名。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健在的老艺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习、接替这份手艺的年轻人几乎没有,历经几百年的民间工艺正面临逐步消失的困境。

  “学校周边虽有满山翠竹,精湛的工艺却难以传承。”校长丁国钦说,如何依托区域资源,深度挖掘民间工艺文化,让老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与对工艺执着追求的优秀品质在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是他一直来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后来,他多次带领相关老师去周边县市参观学习,同时多方了解探访本地会竹编的老艺人,努力寻求一个主编艺术进校园的切入点。2015年3月,学校正式出台竹艺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内容涵盖竹艺师傅的聘用、校内参与人员的筛选及与之配套的奖惩措施等多个方面。

  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学校逐步明确了把该项目做大做强的思路,即“以点带面,三位一体,做出特色”。“以点带面”就是开设系列竹编课程,创办竹编社团,请竹艺大师来校给老师和学生上课,传授传统竹编技艺。在层次上,分为普及型与社团型两类。普及型主要以了解竹艺的基本状况与最基本的编制工艺为主,社团型则更偏向于技术、创意、审美等多种维度;“三位一体”就是以学校为起点,对竹文化进行初步了解,并通过聘请的老艺人的指导,掌握一般的编制技巧。

  “经过两年的精心培育,学校已涌现出了近百名学生竹艺高手。”丁国钦说,本次竹艺节的成功举办,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并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认可,他对学校开展的竹艺课程更有信心了。接下来,该校将进一步深入挖掘义乌本地的竹文化,把学校打造成省内有影响力的“竹文化特色校园”,同时还要申请非遗传承学校,努力把竹文化、义乌精神植根在孩子们的心中,为义北山区竹艺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编辑: 闫允
网站简介   |   义乌宣传片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诚聘英才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金华中国义乌网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13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