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报讯(记者朱翔通讯员周尚波)昨晚7时许,义乌某药店的营业员小芬赶到义乌市公安局稠城派出所报警,说自己可能遭遇了“社保卡电话诈骗”,银行卡里的9568元钱转进了骗子的账号。得知这笔积攒了半年的辛苦钱很难找回来后,小芬的眼泪簌簌落下。
小芬是兰溪人,21岁,在义乌多家药店做过营业员。5月份,她从一家药店辞职,进入城中中路另一家药店工作。“因为要过两三个月试用期才能缴纳医保,我就让前一家药店把我的医保暂停了。”小芬说。
昨天上午9时许,小芬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金华社保局的工作人员,说她的医保卡出现异常情况,医保卡在这个月将被停掉。“我的医保在2个月前就停掉了,怎么又要停?”小芬挺诧异,就在电话里追问。
“工作人员”说,小芬的身份信息很可能被人冒用,对方用她的医保卡买了208盒康泰克,骗了15680元保金。“目前,青岛市公安局正在调查此事。我帮你联系一下他们的刘警官,你最好把事情说清楚,开一张备案证明。”
很快,小芬跟“刘警官”通了话。“刘警官”说,小芬涉及到的不仅是骗取保金,还跟一起200多万元的诈骗案有关。随后,“刘警官”又让他的领导“杨队长”跟小芬解释,说她可能会被拘留3个月。
接着,“杨队长”又让小芬以及一名“孙检察长”进行三方通话。“孙检察长”说,如果不想被拘留,须缴纳3万元保释金。得知小芬的银行卡里只有9568元钱,两人“慷慨”地表示剩下的钱可以由他们垫付。
随后,小芬按照对方的要求前往一家银行,在ATM机上将银行卡里的钱转到一个账户中。
“杨队长”和“孙检察长”说,保释的事会在下午5时前有眉目。可一直等到晚上6时许,她依然没有接到通知。小芬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匆匆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