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民生>原创报道 正文

全国首开绿色通道 义乌救命“心”135分钟到武汉

发布时间: 2016-05-10 09:20:59 来源: 中国义乌网 作者: 蒋守洋

  中国义乌网5月9日讯(记者 蒋守洋)航班19时17分杭州起飞,20时24分提前降落武汉,从机场到医院近28公里,用时不到20分钟……8日晚,武汉和杭州两地联手,与时间赛跑上演“生死时速”接力,将一颗活体心脏从杭州萧山机场成功护送至武汉协和医院。这是我国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以来完成的首例跨省心脏转运。

  捐献者家属签字

  而这颗跳动着大爱的活体心脏的捐献者,是一位在义乌工作多年的新义乌人。

  5月4日晚上10点左右,37岁的暖阳(化名)突然晕倒,被同事及时送到医院。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为脑出血,颅内有很大一块淤血。经过救治,淤血被清除,但是他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医生告诉家属病人的情况不乐观。

  5月5日下午两点,经过严格规范的脑死亡判定程序,医院告诉暖阳(化名)的堂弟,他的堂哥脑死亡。除了年迈的父母,暖阳的的兄弟姐妹都赶到了浙江。家人们经过商量,决定将可用的器官全部捐献。他的堂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捐献器官也是一种慈善,可以让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浙大一院医护人员护送捐献者前往手术室

  经过检查,暖阳的心脏、肝脏、两肾和胰腺符合捐献移植的标准,并根据国家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的分配,分别匹配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三名病患和湖北武汉协和医院的一名患者。

  5月8日下午三点半,暖阳的亲弟弟代表家属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登记表上签了字。下午四点半,暖阳由重症监护室送往手术室进行器官获取手术。

  浙大一院医护人员向捐献者默哀致敬

  8日18时,医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手术,带着供体心脏赶往机场。25分钟后,由警车开道的救护车到达机场,早已经等候在此的南航工作人员为3名医生办理相关手续,从下救护车到办理值机、托运行李、完成安检手续,仅用时5分钟。

  18:04工作人员将器官转运箱抬上转运救护车

  从18时25分抵达杭州机场开始,到20时40分离开武汉机场,航空运输环节共用时2小时15分。航班比计划时间提前26分钟落地武汉机场。

  机场交警为转运救护车开辟特殊通道

  心脏到达武汉后,仍需奔波近28公里才能抵达协和医院。医院位于汉口繁华核心区。此时正逢武汉周末返程车流高峰期。为了这颗跳动的心脏,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交通大队通过智能化信号灯系统指挥,将救援车队经过路口的方向全部设置成绿灯,形成“绿波带”。救护车载着生的希望顺利通过11个信号灯路口,全程一路“绿灯”。在协和医院门口,两名民警为救护车疏通了重要通道。心脏快速进入外科楼。

  5月8日20:30,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救护车在机场警车的引导下,通过安检驶入停机坪

  21时,经过数百公里奔波,在众人争分夺秒爱心接力下,换心手术开始。21点40份,这颗新义乌人的“爱心”在病患体内恢复跳动。

  5月8日21:03,等待在武汉协和医院手术室的医生接过器官转运箱,准备开始心脏移植手术

  9日凌晨1点,手术顺利结束。

  据了解,这是我国5月6日明确“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以来,顺利完成的首例跨省活体心脏转运。5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

  按照这项通知,器官转运将分为一般流程及应急流程,转运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不同流程,实现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的快速通关与优先承运,提高转运效率,保障转运安全,减少因运输原因造成的器官浪费。

  注:照片由浙大一院微信公众号提供。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何冬圆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