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义乌网>民生>绣湖论坛>活动 正文

“小家”美德成就“大家”和谐

发布时间: 2015-07-23 09:59:22 来源: 义乌商报 作者: 应悦

  吴巧芳和孙辈们在一起。

  夫妻俩恩爱有加、互相扶持30多年。

  有人说,一个家庭有美德,便会和气。

  在城西街道塘下郑村,有这样一个家庭,10多年来,全家祖孙四代10多口人住在一起,共用一口锅,同吃一桌饭。婆媳、妯娌之间从未红过脸,拌过嘴;婆媳亲如母女,妯娌情同姐妹。

  不仅如此,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各个乐于助人、乐善好施。这些年来,他们出资为村里安装路灯和有线电视,出资帮助贫困学生上学,扶贫济困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

  恩爱夫妻互扶持

  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叫吴巧芳,今年53岁,丈夫何留兴60岁。

  1981年,吴巧芳和青梅竹马的何留兴成了婚。老实本分的何留兴把吴巧芳当成宝,啥事都抢着干,对吴巧芳从来没有任何要求,对她想做的事情,他一定是全力支持。

  吴巧芳是塘下郑村妇女主任兼城西街道妇联副主席,丈夫何留兴是塘下郑村的村委主任。从2008年开始,塘下郑村开始旧村改造,跑地基、争指标、作动员,何留兴马不停蹄地奔跑在第一线。为让丈夫无后顾之忧,吴巧芳包下了家里所有的事,既要兼顾好生意,又要照顾好子女,尽量不给丈夫添麻烦。

  丈夫每每遇到工作难题,吴巧芳还会倾力相助。在村里旧改期间,有一些村民因条件不符,没法审批到心目中的宅基地面积,误认为是村干部没有为他们尽力向有关部门争取,吴巧芳便会出面挨家挨户向村民解释。

  夫妻两人恩爱有加、互相扶持30多年,子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家庭和睦如胶漆

  吴巧芳和何留兴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女都成了家,现在已有一个孙子、一个孙女、两个外孙。这一大家10口人,住在一起10多年了。

  俗话说“树大分枝,儿大分家”。何家为何这么大一个家还会相守在一起?吴巧芳给出了答案:“父母放心不下子女,子女放心不下父母,哥哥放心不下妹妹。”

  家庭中最棘手的婆媳关系和妯娌关系,在吴巧芳的家里,这些根本都不是问题。“儿媳妇在自己娘家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她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家更需要爱。”吴巧芳告诉丈夫,平时怎么心疼女儿的,就怎么疼儿媳妇。她从来不会在别人面前说儿媳妇的不是。儿子儿媳闹矛盾,她和丈夫还站在儿媳妇这边。“要让儿媳妇真正感受到我们和她父母一样爱她,感受到这个家就是她自己的家。”

  正是因为感受到了来自家庭的爱,儿媳妇对公公婆婆非常孝顺,对小姑子一家也十分照顾,妯娌之间相处十分融洽,从不会争这争那,总是你让我我让你。

  吴巧芳说,看着孩子们长大成家,和和美美,她心里就觉得很幸福,现在生意交给儿子儿媳打理,她和丈夫在家照顾小一辈,享受着天伦之乐。

  柔肩挑起致富担

  可时光倒回30多年前,吴巧芳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境遇。

  当时,吴巧芳和何留兴结婚的时候,父母只给了一间小平房,既要围猪圈,又要建厕所,还要搭灶台、铺床。家里的存款有限,以后的日子怎么办?

  勤劳的何留兴和吴巧芳商量后决定下海经商。他们开了一间手工加工厂,招来附近村子里的村民当工人。吴巧芳每天上午从城里买几麻袋的珠子,用自行车载回家,再分发给村民加工。生意好时,常常赶工到凌晨两三点。稍作休息,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出门,把串好的珠子用自行车载回到市场里销售。

  就这样,吴巧芳每天起早贪黑,用她娇小的身躯,踩着自行车,驮着几麻袋的珠子,在狭窄的沙土路上来回十几公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回想当时的情景,吴巧芳也很佩服自己的毅力,但她知道,想要改善家里的状况,就得克服所有的困难。

  在她的操持下,丈夫安心工作,当上了村委主任。从小受母亲熏陶的儿女也非常懂事,儿子大学毕业后,下海经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近邻远亲都是情

  在村里,这家人是无人不晓的幸福家庭。而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家风更像是融入了家族的血脉中。

  身为村干部,吴巧芳和丈夫热心助人,村民只要有事求助,他们一定千方百计伸出援助之手,为村民们排忧解难。每次只要有村民到家里寻求帮助,夫妻俩也总是将他们的事当成自家的事,不厌其烦地为他们提供帮助。所以有时村民们就算没什么事也喜欢到他们家里串串门,聊聊家常。过去村里资金有限,夫妇俩还自掏腰包为村民们安装路灯和有线电视。

  2012年,何留兴身体有些不适,在医院住了一段日子。回家以后,每天都有村民前来看望,有位七旬老大妈常常捧着塑料盆,里头装了刚从河里捕捞上来的鱼虾,说是给何留兴补身子,还对吴巧芳说,当初她家老头子生病,吴巧芳夫妇俩一次次来家里探望,她永远不会忘记。

  “我们和村民们的关系真的就像一家人一样,那么多年来要不是大家一直支持我们工作,我们也不会有今天的生活。所以说,近邻远亲都是情。”吴巧芳反复强调地说。

  多年来,他们热心公益,至今已资助8名学生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如今,儿子每年都会以父母的名义认捐“爱心书包”给贫困学生。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多年来多次被评为“最美媳妇”、“最美家庭”。他们家案台上摆放的一块块金色牌匾,便是最好的明证。

 

  
扫一扫加中国义乌网为好友
编辑: 蒋守洋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自律管理承诺书 网络安全举报电话:0579-85516611 Copyright © www.zgyww.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准文号:浙网信办[2015]12号 浙ICP备15020224号-1 中国义乌网&义乌广阔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